
治感冒,我的“王炸组合”:葛根汤 + 小柴胡每遇家人或朋友感冒初起,我常会搬出这个屡试不爽的搭配——葛根汤配合小柴胡颗粒。这个方法并非自我发明,而是源于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《伤寒论》的深刻理解和临床应用。胡老在讲授《伤寒论》时明确提出,合方的运用关键在于“病机相应”,而葛根汤与小柴胡汤的搭配,恰是表里双解、调和营卫的经典思路。不久前,我妻子下班回家后告诉我,她在办公室午睡时受凉了。当时她觉得脖子发僵,后背也有些紧痛,这是典型的风寒束表之证。我判断病邪尚在太阳经层面,属于表实证,于是立即让她冲服了一袋葛根汤颗粒。葛根汤源于《伤寒论》,是治疗太阳病项背强几几的代表方。它能发汗解表、升津舒筋,尤其擅长缓解因外感风寒导致的颈背僵硬、无汗恶风等症状。妻子服药后身体微微出汗,表邪得以宣泄,身体轻松了一些。然而到了临睡前,她和我说觉得有些恶心。这提示病邪有可能已向半表半里过渡,进入了少阳病的层面。少阳病的典型特征为“寒热往来、胸胁苦满、心烦喜呕”,虽然她症状还不典型,但“恶心”一症已可视为少阳枢机不利、胃气上逆的征兆。于是我赶紧让她加服了两袋小柴胡颗粒。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的主方,能调达气机、疏利肝胆、和胃降逆。它与葛根汤协同作用,一方面继续透达表邪,另一方面预堵病邪内传之路,调和内在气机。果然,第二天清晨醒来,妻子告诉我,所有不适都已消失,身体轻松如常。这个合方的精妙之处,在于它构成了一个“内外兼顾”的治疗策略:葛根汤长于解表散寒,专治太阳表实;小柴胡汤强在和解少阳,善于调和胃气、转枢机。两方合用,既祛外邪,又安内腑,对于感冒初期表邪未解、稍见内传趋势的情况,可谓标本兼治。当然,用药必须随证应变。若感冒初期纯属风寒表实证,未见恶心、口苦、忽冷忽热等少阳症状,可单用葛根汤发汗解表即可;若表证已微,而以寒热往来、胸胁满闷、心烦喜呕等少阳证为主,则应单独使用小柴胡汤和解为主。能根据病情灵活开方自然最好,但对于大多数不懂方剂组成的普通人来说,选择标准化的中成药颗粒剂,仍是一种方便且实用的替代方式。唯一需要注意的是,中成药合方难免会出现某些中药成分的重复使用(例如葛根汤和小柴胡汤中均含有甘草、生姜、大枣等),虽然一般短期应用问题不大,但仍建议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,尤其对于体质特殊、有基础病或长期服药者,更须谨慎。总而言之,葛根汤配合小柴胡汤的用法,是经方协同应用的典型体现,也为感冒的防治提供了一条简单、有效的中医路径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股票怎么买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