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达生:
不知道,大伙有没有留意到一个现象,每天练太极健身的人,概括起来有两种状态:一是练完一套拳后,神采奕奕,步履轻盈,浑身透着舒畅。而另一种人练完了之后,则是大汗淋漓,气喘吁吁的,坐在一旁休息,别人看着都觉得累。难道这就像某大师说的那样:有人练拳是在“充电”,有人练拳反而是在“耗电”的具体表现吗?01今天,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问题。我刚开始学拳时,也从没琢磨过这事。总觉得每天到点就得练,也不管三七二十一,把那几套拳打完,就是在锻炼身体了。直到后来有段时间,我越练越累,膝盖还不舒服。这时,我才慢慢反应过来,敢情练拳这事,光靠傻傻地坚持可不行,最要紧的是得练对了才可以。怎么才算把拳练对了呢?有个最简单的判断标准,那就是练完之后,问问自己——现在是更精神,还是更累了?如果我们练完了之后,感觉浑身舒畅,心情也敞亮,走起路来脚下生风,那恭喜,我们练对了!这是在给身体“充电”。反过来,要是练完浑身不得劲,这儿酸那儿痛的,只想找个地方瘫着,那可得小心了,这搞不好就是在“消耗”自己。02大多数人练太极,都太在意动作像不像、标准不标准。比如说,手要抬多高,步子要跨多大,眼睛要看哪里……这些当然重要,但要是一门心思只盯着这些表面的东西,忘了感受身体的一些反馈,那就容易出问题。真正的充电式练法,是掌握基本动作之后,要把注意力从外面收回来。比如说,多多去体验重心转换过程中,相关部位是不是顺畅的?有没有哪个地方别着劲?呼吸自不自然?全身是放松的,还是紧绷着的?练太极得放松,这事儿想必大伙都知道。但真正的“松”,可不是软塌塌地一点力都不用。关于这一点,有兴趣的朋友,可以参考我们公众号中,关于“松”的一些探讨性文章。在这里,我就不多说了。练拳不但得松着练,还得慢着练。因为慢下来,咱们才有足够的时间,去核查、调理那些细微的地方。比如,看看是不是有哪个肩膀还紧绷着,哪边的胯还卡着,做哪个动作时,呼吸顺不过来。在慢的过程中,把这些小疙瘩一个一个解开,这就是在调理身体,就是在充电。反之,如果为了追求动作标准而浑身较着劲,或者为了找气感而刻意去引导,那就是在透支,在耗损咱们身体的本钱。03我常跟一些比较铁的拳友们说,别太计较今天练几套,练几个花样,练几遍了。先保证,咱们练完之后整个人是舒服的、顺畅的这些感觉,比什么都重要。大家明天晨练时,不妨试试把速度放慢下来,多留意留意咱前面说的那些事,看能不能让全身的气血更顺畅地流动起来。体会一下,一套拳练完之后,是更精神了,还是变累了?说实在的,咱们练拳就是为了让身体更好,不是为了完成任务。找到练完之后身心俱足的感觉,就可以说是找了最适合自己的练法了。也就是说,方向对了,每一步都是积累。可要是方向选错了,越是努力,身体越是损耗多。希望大伙都都能学会给自己充电,越练越精神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怎么买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